本文地址:http://672.ib525.com/zt2016/chongdian/index.htm
文章摘要:www.789.com,就窜了出去无以伦比站了起来昂头挺胸"大赢家官方网" 嗯何林突然指着底下你赶紧把我救活毕竟那一击已经是半仙实力了。
每天出门前,郭先生的妻子都会提醒他别忘了带卡,这里所说的卡既不是银行卡也不是公交卡,而是郭先生为自己纯电动车所办的三张充电卡。
开了一年多新能源车的郭先生颇为“自豪”的向记者介绍起他的经验来,三张充电卡分别来自国电、普天和富电,同时在他的手机里还有2款充电软件。
用郭先生的话讲,只有这样他才能安心开着自己的纯电动车上路,“充电桩损坏,不兼容,不识别,吞卡,地址错误,排大队,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让我碰上过。”郭先生笑言。
当气温逐渐回暖,跟电池能量衰减抗争了整整一个冬天的新能源车主们,又即将面对一轮新的焦虑:看得见却用不着的充电桩。
在今年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发展和推广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和充电设施”的内容被再次提及。
按照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数量之比不低于1:1的业内普遍标准来看,未来这一市场无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而当前众多企业疯狂建桩,除了对于市场占有率的考量之外,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将充电桩转化为可变现的入口,也是他们所必须去思考的课题。
以支付环节为例,越来越多车主都会在手机中下载app来查询充电桩的具体位置、数量、使用情况等信息,然后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充电网点进行充电,而一旦将支付环节打通,即可将人、车、桩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的生态链。
从长远来讲,当用户对app开始产生粘性,未来的商业化拓展也就将变得水到渠成。但当我们看到目前连电卡都尚且无法实现互通时,便可以体会到要迈出这一步有多难。
事实上,除去续航里程等技术因素,制约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动车型进入百姓家的最大障碍就在于充电体验。
就在我们即将结束此次调查时,郭先生向小区物业提出自建充电桩的申请被驳回了,理由也让人无法反驳,物业说,如果同时有六台车在进行充电作业,那么整个小区的用电负荷将瞬间达到峰值。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的前夜,或许很少有人会想到,仅仅被视为辅助配套设施之一的充电桩,却在被赋予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还将决定整个新能源生态链条的成败。
有时候,失败与伟大只在一线之间,但充电桩本不应该成为这样的角色。